在澳門的第二天,從澳門半島的北邊一路走到最南邊,在澳門世界遺產歷史城區中探險。
路線的開始,從荷蘭園大馬路向南邁進,欣賞路兩旁的葡式建築,
往山丘,到了著名的大三巴,
鑽進巷弄間拜訪傳統的小店,
參觀了剛修復完工的百年大宅院,還有海洋的守護神廟─媽閣,
最後,在這個停著三輪車、可愛無比的小角落,結束我的澳門半島探險之旅。
紮紮實實的行程,完全徒步而行,要花多久時間呢?
我只能說,澳門半島真的不大,不到4個小時,我就已經抵達半島最南邊的媽閣。
第二晚下榻的民宿右近橘次郎之家位於澳門半島的北邊,
把行李搬到民宿後,我就沿著荷蘭園大馬路往南走,要去看看有名的大三巴。
荷蘭園大馬路上有許多葡萄牙式的建築,而且都很大一棟,好想住在裡面喔!
我在澳門的這兩天,正好接近清明節,
路過這個美麗的天主教墓園,裡面有好多人買了鮮花來掃墓,
這棟教堂就是在墓園中。
從墓園這繼續往山丘上走,沿途還是可以看到很多葡式建築。
看到人潮愈來愈多,就知道大三巴牌坊到了,
大三巴,其實是澳門聖保祿教堂正面牆壁的遺址,
第一次聽到大三巴這個名稱的時候,感覺很有趣,
到了當地才知道,原來大三巴的「大」是指最大的教堂,
三巴則是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
合在一起就是大三巴指「最大的教堂」。
這小弟弟居然在大三巴前脫褲子尿尿! 真是不可思議,
站在旁邊的媽媽也不制止,只能說~哀~大陸人阿!
這次旅行中,遇到這攸關"禮貌"的事還不少,
從澳門搭往上海的飛機上,坐在我斜後座的女士,也將她穿著絲襪的腳伸過椅縫,放到前面,
實在是有夠噁心的!
離開大三巴,往下走到營地大街,
大街上也是很多觀光客在採買伴手禮。
我受不了吵鬧,
趕緊又拐彎往巷子鑽,
巷弄裡的探險,果然有意外的收穫。
路過這個天真印務館,
第一眼,就覺得質樸得可愛,
我站在門口探阿探的,最後鼓起勇氣問了店老闆可不可以進去拍照,
想不到老闆很爽快的答應。
上一次看到這樣的排版印刷,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
我記得小時候,因為親戚在中華日報上班,曾經到報社裡去玩耍,
站在長長的櫃子前,看著排滿櫃子,密密麻麻的字印,就像到了一個秘密天地一樣,
當時在報社工作的阿姨,還找出我名字的字印給我呢!
來到這間小印務社,這許久的回憶突然湧現。
離開印務社,
往澳門最熱鬧的大街新馬路走去,
位於新馬路側的議事亭前地也是澳門有名的地標。
好可惜從這時開始下起了大雨,
議事亭前地對面就是民政總署,
民政總署也是我期待很久的景點,
據說原本民政總署的建築是採巴洛克式,後來年久失修,才又在1876年重新整修,注入了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
南歐的氣息充分的展現在民政總署大樓內,
花園入口兩側貼滿了藍色圖騰的瓷磚,
牆上有著浮雕,連地板都有拼貼出的花樣。
雨,一直下個不停,剛好看到議事亭前地旁的有間義順牛奶,
旅遊書上也常介紹義順牛奶,據說雙皮燉奶很有名,
進去點了碗紅豆雙皮燉奶,
滑嫩滑嫩的,還挺好吃。
吃完燉奶,在新馬路上小晃了一下,
新馬路上有個三輪車站,
但~一直沒看到車夫,要不然還真想體驗一下搭三輪車的感覺呢!
這棟建築有很多陽台的空間,陽台的圍欄是細緻的緞鐵,
好優雅阿~
離開新馬路,走往崗頂前地。
漫步在崗頂前地裡,放眼望去,路燈、花吊籃、拱門,
根本就跟走在歐洲的街頭沒啥兩樣呢!
崗頂前地最值得一看的,
就是這座建於1860年代的崗頂(伯多祿五世)劇院,
崗頂劇院是中國境內第一間歐式劇院,
外部有羅馬式的圓拱門、希臘式的樑柱,氣勢非凡,
目前內部沒有開放,邊廳是現在是間高級的餐廳在營業。
繼續往南走,到了另一個小區-亞婆井前地,
亞婆井前地也被列為世界遺產,
這兒的小廣場四周還保存著相當完整的葡式建築。
來到亞婆井前地,最重要的是要參觀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是1880年代的四合院大宅建築群,
之前因為鄭家後代都已不住在此,年久失修,
澳門政府花費了多年時間重新整修,終於在今年2月整修完成對外開放,
每日入內參觀的人次有限,想要參觀,要2日前先到官方網站預約,
我是到了澳門才知道鄭家大屋已經開放參觀,來不及事先預約,
還好這日下雨,遊客不多,可以直接進入參觀。
鄭家大屋的原主人是近代中國第一代改良主義教育思想家及實業家鄭觀應的祖居,
鄭觀應的父親一共有9位兒子,所以大屋內就分成9個院宅。
鄭家大屋的門面不大,但裡面別有洞天,
一進入大門,轉個彎就可以看到這道長庭,
還沒進到屋內呢~光看到這近50公尺的長庭就知其氣派,
腦中不斷的幻想百年前住在這兒是如何的情景。
穿過一個個的圓門,進到深院中,
裡面的建築與老物散發出的氛圍彷如讓人置身電影大宅院中。
建築外觀一點也不花俏,每個角度都有著單純正直的景色,
我知道,用"正直"形容實在很奇怪,但這兒給人的感覺卻真是如此,
也許因為屋主是很有修養的文人吧! 讓人不由自主的尊敬起這個空間。
灰黑的牆上搭配深褐色的木窗,窗上鑲的是來自印度的雲母片,
木樑、雕刻、彩繪的壁畫,再在顯示鄭家的品味不凡。
除了中國的元素,鄭家大屋在細節也是用了西方的設計,例如那玻璃吊燈與天花板的雕花。
鄭家大屋真的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
如果要去澳門,一定不能錯過。
鄭家大屋的位置,已經離媽閣不遠了,
最後,這天行程的終點就在媽閣,不過忘了幫媽閣照相。
倒是上圖這張,是我很愛的澳門一角。
相關文章: